廣東省廣州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交通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以智能網聯汽車為突破口,深入推進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緊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全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目前,廣州基本形成整車、零部件及配套產品、汽車電子、新能源系統、智能網聯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創造八項全國第一,智能網聯產業生態鏈日趨完善。
以政策體系為引領,優化產業布局
加強頂層設計,出臺廣州市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廣州市智能網聯車輛道路測試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和技術標準,促進智能網聯汽車規范發展。成立智能網聯汽車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建設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公室、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運營中心、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加快構建“一城一網一平臺”,實現統一運營管理,確保政策落地落實。組織百度、華為等13家關鍵領域企業成立編制團隊,開展車聯網先導區建設規范體系研究,在全國率先出臺《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總體技術規范》《V2X云控基礎平臺技術規范》,為車聯網建設提供統一的標準與依據。
以產業配套為抓手,筑牢發展根基
組織企業開展一般道路、載客、遠程及編隊(貨運車輛)等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工作,累計為6家企業發放路測牌照83張。加快建設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路測數據中心,賦予先行試點區開放測試道路管理權,開展區域化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先行先試探索,拓展測試場景,實施測試路段分級管理,首次在中心城區主干道開放11公里測試道路,發布開放一、二、三級測試道路共計88條,里程約156公里。推進廣汽新豐封閉測試基地、南沙測試場、國際生物島半開放測試區建設,將廣汽新豐基地打造成為全國最大、全國領先的封閉測試基地和國家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檢測認證平臺,將黃埔區“雙城雙島”區域建成全國最大、內容最全、場景最豐富的智能網聯應用園區。
以場景應用為驅動,加速車城融合
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開展場景特點分明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小型公交車等測試,面向公眾提供預約試乘體驗服務,全市累計載客服務超6萬人次,居全國第一,并實現零主動安全事故。先行先試智能網聯汽車新型出行服務新模式,黃埔生物島構建“人、車、路、云”協同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車—路—網—云”的5G—V2X應用,打造全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島。舉辦智能網聯汽車駕駛大賽,組織17類測試場景、5.5公里環狀路線自動駕駛技術“實地PK”,推動國內首次真正意義上對“車路協同+單車智能”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的實踐應用。
以生態需求為導向,延伸產業鏈條
發揮“廣州整車制造+深圳、惠州汽車電子”特有優勢,共同打造國際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目前產業集群規模達7340億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重點發展目錄,建立招商目標企業庫,吸引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百度阿波羅、華為廣州研究院等自動駕駛龍頭企業落地,構建“整車制造+網聯技術+汽車電子”產業融合格局,不斷延鏈、強鏈、補鏈,累計集聚整車企業、技術龍頭、零部件供應商等企業3000多家。鼓勵重點企業開展自動駕駛汽車產品研發,推動整車產品及技術更新迭代,預計到2025年,廣州汽車整車產能將達500萬輛,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產量將超80%。